世界華商大會簡介:1991年,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創辦世界華商大會,此后在世界各地巡回舉行。世界華商大會是全球華商加強經濟合作、促進相互了解的論壇,也是華人世界的盛事。從1991年的第一屆,到2011年的第十一屆,前后20年的時間,世界經濟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亞洲經濟的崛起,中國、印度的快速發展,使世界的重心不斷向亞洲轉移,同時也為華人企業帶來了更大、更廣的發揮空間。這是一個全新的格局,充滿新的挑戰和新的商機。
第十一屆世界華商大會,以“新格局 新華商 新動力”為主題,舉辦多場論壇,同時舉辦創新科技、財富管理、英才教育和宜居城市等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大型展覽。
第十一屆世界華商大會 李顯龍總理開幕致辭(全文)
各位來賓,大家早上好
首先,讓我向來自海外的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歡迎你們到新加坡出席世界華商大會。新加坡是第一屆世界華商大會的主辦國。我很高興在相隔20年之后,我們能夠再度主辦這個盛大的國際會議。
自1991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科技的突破對經濟活動和商業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亞洲經濟也翻了幾番,使世界經濟重心逐漸從西方移向東方。對個別的企業而言,這是個適者生存的世界。美國《財富》雜志每年發布世界500強(Fortune Global 500)名單,20年前排行榜上的許多企業,今天已經走向沒落,甚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少新型的、前所未見的企業。在這全新的形勢下,今年的華商大會著重討論“新格局”和“新動力”,是十分合貼切和有意義的。
新加坡融貫東西文化,一般人民通曉兩種語文,能夠很自在地跟西方人士和中港臺人士直接溝通和交流。我們熟悉西方的體制和管理觀念,又繼承了亞洲的傳統文化和精神面貌。因此,新加坡向來是東西商貿和文化的交匯地,為國際交流提供了一個自然和理想的環境。
新加坡跟世界各大經濟體建立了緊密的經貿聯系,并且成了許多跨國企業的區域營業中心和國際人才的聚集地。中國近年來發展神速,為新加坡提供了許多商機。我們通過各種途徑跟中國建立了商貿聯系。例如,新中兩國政府進行幾項重大的合作項目,包括建立蘇州工業園和天津生態城。新加坡也跟中國的七個省成立了聯合商業理事會,全力推動兩地的商貿交流。
長久以來,世界各地的華人在各自國家積極爭取發展的機會。他們發揮創業的精神,建立了許多很具規模的企業,同時在取得成功后回報社會,支持文教和公益事業,對當地社會的發展做出很多貢獻。過去30年,隨著中國采取改革開放的政策,各地華商紛紛在中國尋找商機,投資設廠,對中國經濟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此外,各地華商之間建立廣泛的人脈關系和商業聯系,成為國際上一股不容忽視的商業力量。
近年來,世界經濟危機四伏,烏云籠罩。歐美經濟體目前深受財務問題所困擾。然而,盡管宏觀形勢不明朗,世界經濟長遠的前景具有不少的亮點。新科技的涌現和欣欣向榮的亞洲經濟,都為商人帶來很多機遇。如果商人能夠把握經濟動向,善于使用科技和勇于創新,將有機會脫穎而出,建立全新和成功的事業。企業的成功能夠帶動國家經濟的發展,也能夠為世界經濟增添新的動力。我希望諸位利用這次的聚會,針對這些課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經驗,使今年的華商大會更具意義。
最后,讓我祝賀第11屆世界華商大會成功舉行。接著,讓我用英語繼續演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