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其特征病程短、發病快,常常來不及治療而死亡。
病原為D型魏氏梭菌。
癥狀:發病急,倒臥、目光凝視,呼吸困難,口有沫,排血樣便,四肢僵硬,后軀震戰,有痛狀,一般于1~2小時內哀叫死亡;亞急性的表現糞便呈黃棕色或暗綠色、粥狀,味臭血樣變,后期表現為肌肉痙攣的神經癥狀。
剖檢:尸體膨脹,口吐泡沫狀液體,陰門稍開張,粘膜表面有清液,結膜與鞏膜有出血斑。病期較長的病例,其口、鼻、眼的粘膜均發紫;體表淋巴結的切面表現多汁;肺水腫,且有大小不等的點狀出血,少數病例中有胸水;脾臟常無變化,間有小點狀出血;真胃粘膜及小腸內有劇烈潮紅及腫脹,也有潰爛者;大腸的潮紅和腫脹程度較小腸為輕;空腸前段含有少量淡黃色粥狀內容物;回腸內容物也很少,一般為灰色粥狀,間或為淡黃色,有時全腸充滿氣體;腸淋巴結腫大,肝腫大;膽囊腫大;腎脆軟。
診斷: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剖檢較易診斷。
特征:個別羔羊突然死亡,剖檢時見心包擴大,腎臟變軟或糜爛??勺龀龀醪皆\斷。
表9-3 羔羊痢疾、羔羊大腸桿菌病、沙門氏桿菌病、羊腸毒血癥的區別要點
流行病學 | 臨床癥狀 | 剖檢變化 | |
羔羊痢疾 | 多發于生后三周內的羔羊 | 急性下痢,糞便黃色逐漸變成黃綠或棕色 | 腸粘膜發炎、潰爛 |
羔羊大腸桿菌病 | 多發于生后2~8天內 | 敗血型:不腹瀉。但出現虛脫。腸炎型:下痢,糞便黃色漸變成灰白色 | 真胃粘膜發炎,有出血點,腸粘膜也有出血點,內臟器官充血 |
沙門氏桿菌病 | 多發于生后2~15日齡 | 表現下痢,病程稍長表現出肺炎及關節炎癥狀。妊娠羊表現流產。 | 下痢型:真胃和腸道空虛,粘膜充血。流產型:子宮腫脹壞死 |
羊腸毒血癥 | 多發于冬春季節 | 急劇下痢,急性的突然死亡 | 陰門粘膜表面有清液,右心室內膜顯著充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