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影视,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我把寡妇日出水好爽,将夜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

 
歡迎訪問遼寧絨山羊絨毛開發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
各種疾病防治
來源: | 作者:丹東絨山羊 | 發布時間: 2013-02-01 | 343 次瀏覽 | 分享到:
絨山羊的飼養管理中,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是飼養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因數。下面,就對絨山羊的飼養管理中常見的一些疾病做一個介紹。

 絨山羊的飼養管理中,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是飼養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因數。下面,就對絨山羊的飼養管理中常見的一些疾病做一個介紹。 


  【傳染病】


   當羊只發生傳染病時,對羊只的生產性能和生命均會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有些傳染病需予以高度重視,并根據不同類型的傳染病采取相應的措施。


  對人羊共患的惡性傳染病, 如口蹄疫、炭疽和布氏桿菌病等,一經發現應立即向上級獸醫衛生部門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匯報,封鎖疫區,設置消毒帶隔離病羊和疑似病羊,對健康羊進行緊急接種,對可能被污染環境、器具、草料等進行認真消毒,嚴格撲殺病羊,進行深理、焚燒處理。對一般性傳染病,如流感、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傳染 性皰口炎等,應對患羊進行隔離,對周圍近幾年多發的傳染病應考慮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下面,對羊的幾種傳染病分別做一個介紹。


1、 炭疽

2、 口蹄疫

3、 傳染性胸膜肺炎

4、 傳染性角膜結膜炎 

5、 巴氏桿菌病

6、 腐蹄病

7、 羊腸毒血癥

8、 布氏桿菌病 

9 、羊傳染性膿皰

10、山羊痘

11、豆渣樣淋巴結炎

12、羔羊痢疾 

13、破傷風 

14、羔羊雙球菌性肺炎

  1、 炭疽


  (1) 病原及特征 

  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它是人畜共患的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由消化道感染羊只,吸血昆蟲可傳播此病。此病危害極大,嚴禁剖檢。

  (2) 典型癥狀

  羊較少見,個別病例常為最急性型炭疽。表現為突然眩暈、搖擺、磨牙、全身痙攣,敗血癥變化,脾腫大,血凝不良,天然孔出血,很快倒地死亡,尸僵不全。

  (3)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可以初步認定,通過細菌學檢查可以確診。

  (4) 處理 

   當發現此病時,應時行深埋或焚燒,不允許治。 

     2、 口蹄疫 

  (1) 病原及特征 

  口蹄疫病原為口蹄疫病毒,發生于人和偶蹄獸。它是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死亡率不高,但感染動物生產力明顯下降。

  (2) 典型癥狀 

  病羊體溫升高到42-42。C,唇內面、齒齦、舌面發生水皰,呈彌漫性口角炎。趾間及蹄冠形成水皰,水皰破碎后潰爛。

  (3)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可以初診,通過病料檢驗可確診。

  口蹄疫病與腐蹄病、羊傳染性膿皰和羊痘3種疾病有些相似之外,在獸醫臨床中易混,現將它們之間的區別介紹如下:

  口蹄疫與腐蹄病的區別:口蹄疫是由病毒引起的,患羊體溫升高,病變部位在口、蹄、乳房等多處,病變處皮膚只形成水皰或糜爛;腐蹄病是由壞死桿菌引起的,患病羊只體溫一般不升高,病變部位多數只在蹄部,在蹄殼內多數形成小孔或創洞,內有膿汁。

  口蹄疫與羊傳染性膿皰(羊口瘡)的區別:羊傳染性膿皰多發生于羔羊,病變部位只在口、上唇、鼻鏡、齒齦、口腔內形成丘疹、膿皰、破潰結痂,硬痂下有肉芽增生;口蹄疫發生于各類羊只,病變部位口、蹄均有,羊只有流涎現象,而羊傳染性膿皰沒有。

  口蹄疫與羊痘多發生于羔羊,成年羊少發生,發病部位在眼、唇、鼻、頰、四肢、尾內面及會陰、乳房等無毛處,蹄部不見病變。

  (4) 處理 

  當發生此病時,應時行深埋或焚燒,不允許治療。 

  3、 傳染性胸膜肺炎

    (1) 病原及特征

   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體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此病多發生于早春,死亡率很高。

  (2) 典型癥狀 

   患羊咳嗽、流膿性鐵銹色或帶血鼻液;高熱、咳嗽與腹瀉間發,呼吸音粗厲,呈濕性羅音或胸肺摩擦音。

  (3) 診斷 

   通過典型癥狀和地方流行性可以初步診斷,對病原分離鑒定可以確診。

    傳染性胸膜肺炎與一般肺炎的區別:傳染性胸膜炎具有地方流行性,而一般肺炎則不具有流行性;傳染性胸膜是由支原體引起的,對青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而一般肺炎是由細菌和異物引起的,對抗生素敏感;傳染性胸膜肺炎剖檢胸腔呈纖維蛋白肺炎變化 ,胸肺粘連,而一般肺炎無此變化。

  (4) 治療

  沙星類藥物對其有特效。

  4、 傳染性角膜結膜炎

    (1) 病原及特征

   本病病原多種,如衣原體、細菌、病毒等。此病傳染迅速,發病率高,主要是接觸傳染,可長年發生。羔羊多發,飼養管理差的羊多發。

  (2) 典型癥狀 

   患羊畏光流淚,結膜紅腫,角膜上發生白色或灰白色小點,嚴重者發生潰瘍,常致角膜白斑,甚至眼睛失明。

  (3)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和臨床癥狀較易診斷。

  (4)防治 

   注意圈舍及環境衛生,應經常消毒。治療:①用氯霉素眼藥水洗眼;②患眼側太陽穴用2%普魯卡因2毫升、青霉素20萬國際單位封閉注射;③自家靜脈血3毫升眼皮內注射。

  5、 巴氏桿菌病 

  (1)流行病學

   病原為多殺性巴氏桿菌。急性病以敗血癥和炎性出血過程為特征。本病多發于幼齡羊和羔羊。 

  (2)典型癥狀 

   病羊咳嗽,眼、鼻有膿性分泌物。初期便秘,后期腹瀉,有時便血,消化機能紊亂,頸胸下部水腫。

  (3)剖檢變化 

   皮下有出血點,胃腸道出血必炎癥,肝、腎水腫和瘀血,常有纖維素性胸膜肺炎和心包炎病變,肝有壞死灶。

  (4)診斷 

   取淋巴結、血液進行細菌學檢驗。

  (5)治療 

   抗菌消炎,用四環素族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對癥治療。

  6、 腐蹄病 

  (1)病原及特征

   本病是由厭氧壞死桿菌引起的,多發生于夏秋季節的潮濕、污穢環境中。

  (2)典型癥狀 

   患羊病初跛行、臥地;重癥羊只蹄底有小孔或創洞,孔內有腐爛角質和臭膿水,嚴重時蹄匣脫落。

  (3)診斷 

   根據其流行性和臨床癥狀較易診斷。

  (4)防治 

   保持圈舍干燥并搞好圈舍衛生是較好的預防措施。治療:用0.2%高錳酸鉀或0.2%硫酸銅進行蹄浴;用雙氧水洗蹄,清除壞死組織。防止全身繼發感染可用抗生素、磺胺類藥物。

  7、 羊腸毒血癥 

  (1)流行病學 

   病原為D型產氣莢膜梭菌。在飼養條件多變或膘情好的羊只食入大量食物的情況下,D型梭菌在胃腸內大量繁殖,產生大量毒素進入血液導致羊中毒,本病多發于春、秋季節。

  (2)典型癥狀 

   最急性的常不表現癥狀而死亡。急性的一般體 高,步態不穩,肌肉 震顫,四肢劃動,口水過多,有的排血便或黏液性臭便,一般病程不超過1天。

  (3)剖檢變化 

   肺臟出血和水腫,腎軟化,心肌松軟,心內、外膜有出血點。回腸黏膜有出血或潰瘍,呈急性炎癥變化(紅腸子)。

  (4)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可以初診,確診需做細菌和毒素檢驗。

  (5)防治 

   對患此病羊只進行治療,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本病應以預防為主。常見的預防措施是:避免突然改變飼料,喂料量要逐漸加減,定期對羊只免疫接種等。對發病羊群要減少精料給量,增加粗飼料給量。

  8、 布氏桿菌病 

  (1)病原及特征 

   本病病原為布魯氏菌,人羊共患。此病可通過健康皮膚感染,特征為生殖器官和胎膜發炎而引起流產和不育。

  (2)臨床癥狀 

   山羊常不表現癥狀,有的母羊在妊娠后第3或第4個月發生流產,公羊表現為睪丸炎。

  (3)診斷 

   實驗室平板或試管凝集反應。

  (4)防治 

   定期檢疫,對患病羊只進行撲殺。預防注射疫苗每年一次。

  9 、羊傳染性膿皰 

  (1)病原及特征 

   此病是由痘科副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俗稱“羊口瘡”。為急性接觸性傳染,主要危害羔羊。

  (2)典型癥狀

   病羊口腔黏膜出現紅斑、丘疹、膿皰,破潰后形成黑色結痂。

  (3)剖檢變化 

   舌根、咽喉部紅腫,齒齦、舌面有爛斑。

  (4)診斷 

   通過臨床癥狀即可診斷。

  (5)防治 

   保持圈舍衛生并經常進行消毒。發現患羊時要將結痂、壞死組織收集好,燒掉。對患羊治療時,先將結痂清洗,混合感染者用抗生素治療。羊口瘡疫苗和出羊痘疫苗對其具有免疫作用。

  10、山羊痘 

  (1) 病原及流行性 

   本病病原為出羊痘病毒。多發生于1-3月齡羔羊,成年羊很少發生。死亡率20%-50%。

  (2) 典型癥狀 

   病初患羊體溫升高,有漿性、膿性分泌物從鼻孔流出。感染后1-4天出疹。部位多在陰唇、乳房、尾內面、陰囊和包皮等皮膚無毛或少毛處。出疹后幾天內形成水皰發生化膿和壞疽。

  (3) 剖檢變化 

   皮膚無毛處灰白色結節,有的丘疹形成水皰,內含透明的黃色液體,破潰后形成褐色痂皮。黏膜、肝、肺有灰白色病灶。

  (4)診斷 

   根據流行性和典型癥狀要以初步診斷。在診斷過程中,應注意羊痘與洋傳染性膿皰的區別:患痘羊只初期體或高,而患有傳染性膿皰羊只體溫一般正常:患痘羊只出疹、出皰部位多在、尾根等無毛處,而傳染性膿皰主要在口、鼻、唇等處;山羊痘疫苗可對羊傳染性膿皰產生免疫,而“羊口瘡”疫苗對山羊痘無免疫力。

  (5)防治 

   本病應以預防為主,定期免疫接種。患羊對癥治療:對出疹、水皰、龜裂、破潰皮膚,用0.1%高錳酸鉀清洗,然后涂上碘酊;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

  11、豆渣樣淋巴結炎 

  (1) 病原及流行性 

   病原為假結核桿菌。主要通過傷口感染羊只,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2) 典型癥狀

   淺表淋巴結(肩前和頸部)腫脹,內容物呈豆渣樣。

   (3)剖檢 

   淋巴結、肝、肺、脾、腎等實質性器官有結節和膿性腫物。

  (4)診斷 

   根據特殊的膿性腫物可診斷。

  (5)防治 

   嚴格處理各種傷口,對體表的膿腫要在其軟而未破潰時切開,排膿、清洗和消炎。

  12、羔羊痢疾 

  (1)流行病學 

   此病病原為B型魏氏梭菌。通過消化道、臍帶或傷口傳染。2-3日齡發病較多,7日齡以上很少發生。此病多發于氣候寒冷、溫差較大的季節 。

  (2)典型癥狀 

   患羊低頭弓背、怕冷、喜臥,劇烈腹瀉,排黃色臭便,呈急性、流行性特點。

  (3)剖檢變化 

   小腸潰瘍及壞死,小腸內容物的血液,系膜淋巴結腫脹、出血,心包積液,心內膜有出血點。

  (4)診斷 

   根據發病羊日齡、臨床癥狀可以初步診斷,進行細菌學檢查中以確診。

  (5)防治 

   抓膘保暖,合理哺乳,預防接種。治療藥物:羔羊出生12小時內口服土霉素,每次0.15-0.2克,每天2次;環丙沙星2毫升肌注;母羊產前1個月注射“四聯苗”,羔羊可以從母體獲得抗體。

  13、破傷風 

  (1)病原及流行性 

   本病病原為破傷風梭菌。它通過封閉性創傷感染羊只。在斷臍、去勢過程中和有外傷的情況下均可感染。

  (2)典型癥狀 

   潛伏期一般為1-2周。病初羊運步不自然,不能自主臥下或起立。中后期牙關緊閉,四肢僵直,頸背強硬,角弓反張,對光、聲敏感。

  (3) 剖檢部位 

   神經組織有瘀血和出血點,心肌有時有脂肪變性。

  (4)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較易診斷。

  (5) 防治 

   產羊、斷臍、去勢時嚴格消毒,然后用破傷風抗毒素肌注。治療:①肌肉注射氯丙嗪,使羊只鎮定;②注射碳酸氫鈉,防止羊只發生酸中毒;③用3%雙氧水清洗傷口,用2%在碘酊涂擦然后再用高錳酸鉀粉末撒在創面上;④注射抗生素類藥物,防止傷口繼發感染;⑤把患羊放在暗、靜處。

  14、羔羊雙球菌性肺炎 

  (1) 病原及傳染性 

   此病病原為革蘭氏陽性雙球菌。羔羊在抵抗力低、環境惡化時多發,通過呼吸道感染。

  (2) 典型癥狀 

   眼結膜充血、流淚或有膿性分泌物,體溫升高,聽診肺部為濕性羅音,糞便軟,有時帶血或黏液,死前羊磨牙、抽搐、驚厥。

  (3) 剖檢變化

   淋巴結出血、腫脹,肺水腫、出血,心外、內膜有出血點,肝、脾腫大,十二指腸黃染,腎腫脹,被膜不易剝離,真胃出血。

  (4)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以初診。

本病與傳染性胸膜肺炎區別:傳染性胸膜肺炎由支原體引起,對抗生素不敏感,雙球菌肺炎由羊溶血性鏈球菌引起,對青霉素敏感;羊雙球菌肺炎為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羊傳染性胸膜肺炎不具備敗血性;雙球菌肺炎腸道內充滿氣體,十二指腸內容物黃染,而傳染性胸膜肺炎無此病變。

  (5) 治療

   對病程較長的羊只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對可疑羊只注射抗鏈球菌血清或青霉素的良好預防效果。 

【寄 生 蟲 病】 

  遼寧絨出羊的寄生蟲病主要寄生體表、消化道或內臟器官中。它吸收羊的血液和其他營養,造成羊只貧血、消瘦或內臟機能受損等。此病應以預防為主,要根據本地區近幾年寄生蟲和發生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定期驅蟲。對體內寄生蟲可應用廣譜驅蟲藥如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等驅治。體表寄生蟲可用0.2%-0.5%的敵百蟲 或6-10毫克/千克的溴氰菊酯進行噴浴。

下面,對羊的幾種寄生蟲病分別介紹:

1、羊疥癬

2、絳蟲蚴病

3、蜱病

4、羊鼻蠅幼蟲病 

5. 絳蟲病

6、肝片吸蟲病 

 1、羊疥癬 

  (1)蟲體

  病原為穿孔疥蟲和吸吮疥蟲,發生于冬、春兩季。

  (2)癥體 

  穿孔疥癬較多見。表現為皮膚表面形成丘疹,然后形成干灰色瘡閘,皮膚變厚、脫毛。吸吮疥癬較少見,表現為皮膚滲出淋巴液,皮膚表面及毛根濕潤,并放出臭味。兩種癬都有劇癢癥狀。

  (3)診斷 

  根據病灶及劇癢癥狀即可診斷。

  (4)防治 

  定期用敵百蟲或溴氰菊酯體表噴浴,春、秋用阿維菌素預防注射。

  2、羊鼻蠅幼蟲病 

  (1)蟲體 

  羊鼻蠅幼蟲,由羊鼻蠅傳播。

  (2)典型癥狀 

  夏季羊鼻蠅產卵于羊鼻孔內形成幼蟲。幼蟲在鼻腔內時,羊流漿液性、膿性帶血鼻汁,羊鼻拱地,亂摩亂擦。幼蟲進入顱腔后,因壓迫神經而產生神經癥狀。

  (3)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在鼻腔、顱腔內可剖檢出蟲體能夠診斷,但要注意與腦包蟲區別。二者區別見絳蟲蚴病。

  (4)防治 

  春夏季節用6-10毫克/千克溴氰菊酯進行體表噴浴可預防。

  3、絳蟲蚴病 

  (1) 蟲體 

  有多頭蚴和棘球蚴。多頭蚴是犬絳蟲的幼蟲,寄生于羊腦,又稱腦包蟲。棘球蚴是犬棘球絳蟲的幼蟲,多寄生于羊的肝臟。另外一種最常見的是犬泡囊帶絳蟲的幼蟲,主要寄生于羊腸系的細頸囊尾蚴。

  (2) 典型癥狀 

  多頭蚴患羊表現為視力減退,精神沉郁,持久表現各種異常動作;棘球蚴表現為肝炎與肝炎癥狀,細頸囊尾蚴不表現任何癥狀。

  (3) 診斷 

  通過臨床癥狀可以診斷。多頭蚴與羊鼻蠅在獸醫臨床診斷中的區別是:羊鼻蠅表現劇烈,為陣發性;多頭蚴同癥狀緩和,呈持久性。

  (4) 防治 

  以防為主,定期給與羊接觸的狗驅蟲。

  4.絳蟲病 

  (1) 蟲體 

  絳蟲蟲體為帶狀,由許多扁平體節組成的蠕蟲,寄生于腸管中。

  (2)典型癥狀 

  患羊飲欲增加,下痢、貧血,糞便中有絳蟲節片。

  (3)診斷

  觀察其糞便,如見到絳蟲節片,即可診斷。

  (4)防治

  氯硝柳胺驅蟲。

  5、蜱病 

  (1)蟲體 

  硬蜱科,呈橢圓形的黑色蜱,寄生于羊體表。

   (2)癥狀 

  羊只患部劇癢,局部組織水腫,嚴重時貧血。

  (3)診斷 

  通過在體表發現蜱的蟲體,即可以診斷。

  (4)防治

  用敵百蟲或溴氰菊酯體表噴浴。

  6、肝片吸蟲病 

  (1)蟲體 

   蟲體為灰褐色,呈葉片狀,雌雄同體。主要寄生于肝、膽中。

  (2)癥狀 

   叩診肝區,斗濁音區擴大。敏感性增高,貧血。病程長的可達1-2個月,眼瞼、頜下、胸下、腹下水腫。

  (3)剖檢變化 

   肝腫大,切面流出污黃色液體,膽腫大,肺有時有硬固結節。

  (4)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可以初步診斷,用漂浮法檢驗糞便中蟲卵可確診。

  (5)防治 

   可用硝氯酚或硫雙氯酚驅蟲。

【內、外科病】

1、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2、頂傷和機械傷

3、骨折

4、風濕病 

5、羔羊口炎

6、尿道結石

7、瘤胃積食 

8、瘤胃臌氣

9、瓣胃秘結 

10、食毛癥、毛球阻塞

11.草中毒

12、蛇(蜂)毒中毒

13.有機磷中毒 

14、殺鼠劑中毒 

15、尿素(氨)中毒 

  1、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1) 病因

   當外界環境劇烈變化、寒冷或陰雨等天氣時易發生,由細菌或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不及時而繼發支氣管肺炎和大葉性肺炎。幼齡羊發病率較成年羊高。

  (2) 典型癥狀 

   咳嗽、 流涕,呼吸困難,體溫升高,肺聽診為干性羅音,大葉性肺炎可見流鐵銹色或黃色鼻液,無流行性。

  (3) 治療

   ①抗菌消毒,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

   ②解熱鎮痛,安痛定、安乃近肌注;

   ③對重癥者可用青霉素600萬國際單位,鏈霉素100萬國際單位,安痛10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生理鹽水500毫克靜注,每天2次,連續靜注3天。 

  2、頂傷和機械傷 

 (1) 病因

   遼寧絨山羊公母羊均長有堅硬而頂端帶尖的角,并且羊本身又喜歡爭斗。因此,在搶草料、發情、配對時常發生頂傷情況。另外,有時還發生一些機械性的創傷和挫傷。

  (2) 癥狀 

   頂傷或機械傷的患羊有外傷者顯而易見,無皮膚外傷羊只表現不離群獨立,或趴臥某角落,精神沉郁,怕驚嚇,常受其它羊攻擊。有些羊呈弓腰狀,運步困騅。個別被頂成腹壁疝的羊只,通過外觀即可發現。

  (3) 治療 

  外傷處理:對新鮮創要清理創圍,并做好消毒,創面上撒布消炎粉。對化膿創要除去創內異物和壞死組織,用3%的雙氧水清洗創面。對有全身癥狀者要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對無外傷者處理:有腹壁疝者要切開皮膚、肌肉,把腸管送回腹腔,做好消毒、消炎工作,然后依次縫合腹膜、肌肉和皮膚,并要防止全身感染。對其他無外傷的頂傷、挫傷、要注意消炎。 

  3、骨折 

  (1) 病因 

   由機械損傷引起。

  (2) 癥狀 

   多數骨折發生在羊的四肢部位,其癥狀為懸起斷肢或突然倒臥不起,觸診骨折部位疼痛明顯,并能感覺到骨折斷端摩擦。

  (3) 治療 

   先將骨折斷端抻離,仔細地把斷端接好后再用夾板及繃帶固定。應用抗生素預防繼發感染,使用鈣劑加速愈合。 

  4、風濕病 

  (1) 病因 

   羊只破在受賊風、寒冷和潮濕和環境條件影響下產生的非化膿炎癥,多為反復發作。

  (2) 典型癥狀 

   急性:病程短,多數肌群同時發病,觸診患部肌肉敏感、堅硬,強迫其運動,全身僵硬、強拘、運動困難,呈跌倒狀,此病隨運動增加而癥狀減弱;

   慢性:證券不明顯,肌肉易疲勞,運動機障礙,隨氣候變化有輕重。

  (3) 治療 

   一般治療原則為:通經活絡,消炎鎮痛,祛風除濕。常用藥:

   ①水楊酸鈉10毫升,碳酸氫鈉50毫升,靜注;

   ②跛行安10毫升,安乃近10毫升,肌注;

   ③氫化可的松5毫克,強的松10毫升,生理鹽水250毫升,靜注;

   ④青霉素40萬國際單位,普魯卡因5毫升,注入病變部位。 

  5、羔羊口炎 

  (1)病因 

   由各種損傷功缺乏維生素C等原因引起的非傳染性口腔炎癥。

  (2)癥狀 

   食欲減退,唾液增多,常從口中退出草料,口腔黏膜潮紅、腫脹,口溫升高,有疼痛反應。

  (3)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該病具有非傳染性,可以診斷。

  (4)治療 

   用10%鹽水和0.2%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口腔,重癥者用抗生素消炎。 

  6、尿道結石 

  (1)病因 

   本病多發于公羊。公羊尿道長而彎曲多的特殊結構,容易導致結石難以排出。配種過多、飼料中鈣、磷比例不合理和維生素A缺乏等因素,均可引起此病。

  (2)癥狀 

   患羊頻頻作排尿姿勢,尿液呈點滴狀下流,回頭顧腹,行走時后肢短步移動。

  (3)防治 

   飼料中鈣、磷比例要合理,維生素A要充足,配種要適度。

  (4)治療

   小心捏碎尿管內結石,使之排出;割去陰莖末端尿道突;手術切開尿道管取出結石。 

  7、瘤胃積食 

  (1)病因 

   羊只采集大量難消化飼料或吃了大量干草而飲水不足等原因而引起食物在瘤胃內滯留。

  (2)典型癥狀 

   腹痛不安,左腹部臌脹,瘤胃內容物充滿、堅實,指壓有凹陷壓痕。

  (3)治療 

  ①病羊停食1-2天,限制飲水;

   ②用石蠟油200毫升灌服,使其排瀉;

   ③肌注胃舒消食2毫升或灌服健康羊只的瘤胃液100-200毫升,以恢復瘤胃機能;

   ④對藥物治療無效者,可通過手術取出其內容物。 

  8、瘤胃臌氣 

  (1)病因 

   羊食入大量易發酵的露水草、豆科植物或果實等, 在瘤胃內產生大量氣體。

  (2)典型癥狀 

   患羊左腹部緊急膨脹、緊張。扣診如鼓音,黏膽發紺,反芻停止,回頭顧腹,疼痛不安。

  (3)防治

  避免讓羊吃露水草和在大量發酵食物,可起到預防作用。

  (4)治療

   ①瘤胃穿刺放氣;

   ②灌服白醋50毫升、松節油30毫升可以起到止酵作用;

   ③灌服石蠟油100毫升,使其下瀉。 

  9、瓣胃秘結 

  (1)病因 

   羊久食難消化飼料及飲水不足等因素均可引起干硬食物在瓣胃內滯留。

  (2)典型癥狀 

   病初患羊瘤胃臌氣、積食,口腔干燥,起臥不寧,回頭顧腹。后期瓣胃小葉發炎,體溫升高。

  (3) 治療

   ①灌服石蠟油,排出胃內容物;

    ②重癥者在內服瀉藥10小時后用增強瓣胃機能藥,毛果蕓香堿、新斯的明等;

    ③瓣胃穿刺注射生理鹽水50毫升、青霉素1609萬國際單位;

   ④用10%的高滲鹽水靜注對本病治療有益。 

  10、食毛癥、毛球阻塞 

  (1) 病因 

   羔羊缺乏必需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因素,可致使羊食毛,當食毛聚集到一定程度時,在胃內形成毛球而產生毛球阻塞。

  (2) 癥狀 

   羔羊啃其母毛、食其它羊只毛或揀地上的羊毛吃。剖檢時,在胃內可見毛球,羊只消化不良、消瘦。毛球阻塞嚴重時發生腹痛、臌氣等現象。在羊空腹時,觸診腹部可以摸到球狀硬物。

  (3) 防治 

   羊只飼料的營養要豐富、全價。患羊用石蠟油200毫升、雞蛋50克,灌服,連續5天。必要時,可手術取出毛球。 

  11.草中毒 

  (1) 病因 

   羊只誤食鬧羊花(黃杜鵑)、達紫 香、山蔥等毒草時,可引起中毒。

  (2) 典型癥狀 

   流涎、嘔全身酥軟,步行不穩,腹痛,腹脹,腹瀉。重者有神經癥狀,咬牙、昏迷、全身震顫等。

  (3) 治療 

   治療原則是催吐、導瀉、強心補液。可用阿托品、地塞米松、維生素C、葡萄糖一起靜注;用綠豆粉100克、雞蛋200克,混合液灌服,亦有一定療效。 

  12、蛇(蜂)毒中毒 

  (1) 病因

   羊只被毒蛇咬傷或毒蜂蜇傷所致。

  (2) 典型癥狀 

   患羊被傷部位紅腫、熱、痛,表現迅速。結膜紅,受傷部位在四肢則表現為跛行。

  (3) 治療 

   在傷口處涂碘酊,用大號針頭刺傷口處放出污血而排出蛇(蜂)毒。然后用2%高錳酸鉀清洗傷口,用季德勝蛇藥片研末敷在傷口上,并內服季德勝蛇藥片。 

  13.有機磷中毒 

  (1) 病因 

   羊只誤食被 有機磷污染的飼草、飼料或飲用被污染的水而致。

  (2) 典型癥狀

   病羊流涎,呼吸困難,可視黏膜發紺,骨骼肌興奮,一身震顫,瞳孔也縮小、出汗。重癥者,大小便失禁,昏迷,瞳孔對光反射消失,嘔吐物中可聞到蒜臭味。

  (3) 剖檢變化 

   肝腫脹,腎腫大、瘀血,腦可出現水腫、充血。

  (4)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即可診斷。

   (5) 治療 

   ①脫離中毒環境,用清水洗胃,用硫酸鎂導瀉;

   ②用解毒藥:阿托品5毫克,每60分鐘肌注一次;

   ③靜注氯磷定或解磷定;

   ④對癥治療:強心、補液。 

  14、殺鼠劑中毒 

  (1)病因 

   羊只誤食用于滅鼠的谷物、菜葉等致病。此類鼠藥有磷化鋅、氟乙酰胺等。

  (2)典型癥狀 

   體溫正常或下降,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口吐白沫或流涎,食欲廢絕,病重時有強烈精神癥狀,昏迷或驚厥,視物不清,頭亂撞,肌肉震顫,可視黏膜發紺。

  (3)診斷 

   通過癥狀和查找放牧或飼養地毒 源泉可以診斷診斷。

  (4)治療 

   ①催吐、導瀉:1%-2%硫酸銅50毫升,石蠟油100毫升,硫酸鈉500毫升,一次灌服;

   ②洗胃:用0.1%高錳酸鉀;

   ③解毒氟乙酰中毒可用氟靈解,可用10%葡萄糖500毫升、維生素C20亳升、地塞米松10毫克,一次靜注。 

  15、尿素(氨)中毒 

  (1)病因 

   羊只食入過量尿素,使其在瘤胃中迅速水解成氨。當100毫升瘤胃液中含氨超80毫克時,就可能發生中毒。

  (2)典型癥狀 

   輕者鼻、唇痙攣,體溫下降或正常。重者肌肉震顫,全身痙攣,角弓反張,瘤胃迅速膨脹。口鼻流出黏稠、泡沫狀分泌物,瘤胃穿刺可聞見濃烈氨氣味。

  (3)剖檢變化 

   尸僵完全,鼻孔流出帶血泡沫;胸腹腔有腐敗氣味,切開瘤胃有氨氣味;肝、脾閼血、腫大。

  (4)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即可診斷。

  (5)防治

   飼喂尿素要混合均勻,嚴格限量,為與豆類及其副食品同喂,其喂量應由少至多逐漸增加。

  (6)治療

   ①內服白醋200毫克、水500毫克;

   ②用25%葡萄糖500毫克、10%安鈉咖5毫升的維生素C20詫一起靜注;

   ③瘤胃臌氣者,穿刺放氣;

   ④止酵、瀉下:用松節油10毫升、石蠟油200毫升灌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城县| 高陵县| 祁门县| 宿州市| 裕民县| 康平县| 百色市| 桃园县| 洪泽县| 安顺市| 博爱县| 龙口市| 达拉特旗| 兴城市| 浦北县| 伽师县| 阳春市| 东海县| 丰城市| 罗定市| 桐梓县| 乌兰察布市| 探索| 塔城市| 雷山县| 专栏| 翁源县| 晋宁县| 高邮市| 曲松县| 河南省| 高雄县| 满洲里市| 商河县| 噶尔县| 乌海市| 万载县| 寿宁县| 深水埗区| 根河市| 无锡市|